栏目导航
宁夏_中国简况_中国政府网
文章出处:仿古屋檐瓦 发表时间: 2024-07-11 11:23:27
——2016年1月11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现在,我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勇闯难关,以实打实的作风干工作,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统筹稳增长、推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好势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0亿元,增长8%左右,高于全国中等水准,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4.5%、8.6%、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0亿元,增长10.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3.7亿元,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88.8亿元,增长1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8亿元,增长7%;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5148元和9167元,增长8%和9%。这是在工业品价格和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资源环境约束上升、经济总量基数增大的情况下取得的,确实来之不易。 (一)精准施策,经济运行企稳回升。针对年初经济低迷、投资乏力、增速下滑的困局,我们及时出台“工业18条”“财税20条”“小微企业23条”等政策,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工业风险补偿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和银行授信130亿元支持特色产业和重点企业,降低公司制作成本27亿元,减免各类税费近30亿元。积极拓宽资金渠道,争取中央转移支付690亿元,盘活存量资金312亿元,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146.6亿元,发行债券融资638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539.3亿元。完善金融支撑功能,成立自治区金融工作局,制定“金融18条”,挂牌宁夏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新引进金融机构3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6家,成功重组银广夏,多层次长期资金市场加快形成。自治区确定的40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宁东至浙江输电、神华宁煤400万吨煤制油等超百亿元项目快速推进,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大地轮胎、轨道交通轴承等建成投产,沿山公路拓宽改造竣工,银西高铁、宁夏石嘴山至固原城际铁路(吴忠至中卫段)开工建设,企盼多年的“高铁梦”正在变为现实。 (二)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取得实效。坚持在发展中转型,在优化中升级。农业上,推进“五百三千”计划,粮食生产获“十二连丰”,总产达372.6万吨;建成规模养殖场237家、永久性蔬菜基地10万亩,新建枸杞基地5.4万亩,新增和改造提升葡萄种植7万亩、新建酒庄14家,特色优势农业量效齐增,占比达85.7%;完善加工仓储、冷链物流等设施,培育农民合作社365家,新增销售过亿元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15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0%。工业上,实施“1561”工程,建成了全球最大单晶硅棒加工项目、西部最大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新增风电405万千瓦、光伏91万千瓦,新能源占到电力总装机的36%,成为全国新能源外送基地;现代纺织、食品等发展强劲,轻工业增速17%,比重工业快11.8个百分点,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机构实现标准互认;淘汰落后产能139.8万吨,高耗能工业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服务业上,启动全域旅游试点,组建宁夏旅游集团,新增5A景区1家、4A景区2家,开通“丝路驿站-宁夏号”等4对旅游品牌列车,接待游客1860万人次,旅游收入168亿元,增长15%;搭建物流信息服务网络,围绕交通节点的各类物流园快速推进;保持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取消限购性措施;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一网一库一平台”加快建设,智慧宁夏“政务云”等上线运行;银川IBI育成中心跻身中国产业园创新力百强,网上交易额突破4000亿元。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对经济稳步的增长的贡献率达49%。 (三)锐意改革,发展动力慢慢地加强。全方面推进222项改革任务,聚焦突破32项重点。制定并公布自治区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行政职权事项由6264项清理调整为1941项,精简近70%;非行政许可全部清零;取消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费让利2亿元。建成与国家贯通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186项前置审批改为后置,新登记企业2.67万户。改革财政专项资金和预算管理制度,规范政府债务,置换旧债207亿元。完善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和履职待遇管理办法,完成农垦企业化改革,25家区直机关与所属企业脱钩,并将其移交国资委监管。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补贴制度。完成区直机关公务用车改革。深化考试招生、户籍制度等改革。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累计确权1607万亩,集体林权确权率98%,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全部确权,平罗农村改革试点经验全国推广。 (四)落实规划,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实施空间发展的策略规划,完成全区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制定银川都市区、清水河城镇产业带等区域规划,评估18个市县总体设计。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向“一主三副”“两带两轴”集中。实施旧城改造项目298个,建设美丽小城镇22个、美丽村庄123个、市民休闲森林公园26个。植树造林120.7万亩,治理荒漠化50万亩,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88万亩。持续开展主干道路大绿化大整治,提升了宁夏的美誉度。重拳治理入黄排污,关闭取缔非法采矿点103处,关停燃煤茶浴炉861台,淘汰黄标车3.8万辆。全国城市环卫保洁现场会在我区召开,住建部在全国开展学习中卫城市保洁经验的活动。 (五)铸好平台,内陆开放扎实推进。出台了“开放宁夏20条”,高水平举办第二届中阿博览会,中阿技术转移、商事调解和农业技术转移中心等5个双边合作机构落户宁夏,签约项目241个、投资额1830亿元。银川综合保税区加入世界自由区组织,入驻企业190家。加强与深圳、天津、青岛等跨区域通关协作,新开直飞迪拜、吉隆坡等5条国际航线,河东国际机场往来旅客突破500万人次,跻身大中型机场行列。丝路通等电子商务平台上线经营,宁夏保税国际商品展销中心建成营业,跨境人民币结算超百亿元。建工集团等24家企业走出国门,海外投资提高3.4倍,利用外资增长1倍。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00亿元,增长12.5%。 (六)协调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改建幼儿园69所,改造1086所学校供暖设施,农村学校结束了火炉取暖。建成9个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学生资助工程受益31.3万人次,营养改善计划惠及28万学生。城镇和乡村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先诊疗后付费”全面推开,31万人享受免费健康体检。建成自治区儿童医院,迁建固原、吴忠市医院。新建乡镇文化站8个,扶持农村示范文化室和文化大院150个,送戏下乡和广场文艺演出3400多场,《神秘的西夏》入选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优”。成功举办第八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加强平安宁夏建设,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率96%以上,信访总量、重大刑事案件分别下降15.4%和19.1%。 (七)加大投入,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安排74.7%的财力改善民生。狠抓扶贫攻坚,生态移民搬迁5万人、累计达32.9万人,脱贫销号200个村,减贫12.1万人,为20万农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有45.7万人喝上安全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7亿元,支持创办小企业3600个,城镇新增就业7.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3万人。建设保障性住房9.48万套,改造危窑危房8.02万户,60多万困难群众喜迁新居。新改建社区服务站170个,开建老年活动中心和敬老院50所,建成农村老饭桌420个,4.05万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推行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建成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检验测试中心。统一城乡医疗救助标准,提高了最低工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补助、高龄津贴和社会抚恤标准。 (八)勤政务实,政府效能显著提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政府常务会决定重大事项90个,主席办公会、政府专题会解决明显问题220个。在全国率先出台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行政程序规定、重大行政决策规则三部规章。提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21件,制定、修订、废止政府规章11件。207件人大代表建议、599件政协提案全部办结。推行“电视问政”“政务微博”,开展行政审批和处罚双公示。开展“从严从实抓落实、大干实干100天”活动,实行最严督查问责,重点项目公开公示,省级领导带队督查,推动工作落实。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开展政府项目资金管理、红顶中介等专项整治,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2个,问责处理172人,勤政自律意识慢慢地加强,不敢腐的态势初步形成。 一年来,我们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双拥优抚等工作,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外事、侨务、统计、新闻、出版、慈善、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步,地震、地质、人防、气象、档案、文史、社科等工作实现新发展。 总结2015年,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回顾整个“十二五”的发展变化,我们经受住了考验,付出了艰辛,创造了辉煌。 五年来,我们把宁夏放在全国大局中谋划,深入实施沿黄经济区发展和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自加压力,敢为人先,沿黄经济区进入国家18个重点开发区域,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阿博览会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平台,银川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重点项目建设世人瞩目,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名扬海外,国家各部委也给予了极大支持,我区发展登上了新的台阶。 五年来,我们直面前所未有的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坚决贯彻中央一揽子应对措施,一切从实际出发,倡导“深、实、诚、细、严”作风,落实省级领导项目推进责任制,突出“三重一改”,狠抓工作落实。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1690亿元增加到2900亿元,年均增长9.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54亿元增加到373.7亿元,年均增长19.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557.5亿元增加到1188.8亿元,年均增长16.3%;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万亿元,是“十一五”的2.9倍;进出口总额、招商引资、贷款余额等均比2010年翻了一番。 五年来,我们针对结构性矛盾一天比一天突出的现实,实施“1+3”产业调整方案,新型煤化工、新能源等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现代纺织、大数据等新兴起的产业快速崛起,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占比提高,三次产业体系逐步优化。在银川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下,沿黄城市带、山区大县城建设成效明显,“一主三副”“两带两轴”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镇化率提高7个百分点。 五年来,我们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向开放要空间。推行机构改革,加快职能转变,整合了有关厅局,归并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精减了行政审批,自治区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由812项调整为304项,在农村、财税、金融、教育、社保、商事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 五年来,我们在政策性减税、行政事业性收费大幅压缩的情况下,民生投入逐年递增,累计达3504亿元,是“十一五”的2.8倍。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8%和12.3%,农民收入增幅连年高于城镇居民。实施35万生态移民和65万人就地扶贫,建设慈善园区,打造黄河善谷,累计减贫43万人;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就学、看病、饮水、居住、出行等难题得到一定效果解决。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在中央民族工作会上交流。 各位代表,五年来,全区各族人民为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贡献了聪明才智,洒下了辛勤汗水,各项事业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阔步前进。成绩难能宝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和自治区人大、政协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全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中央驻宁单位、驻宁部队和武警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宁夏改革发展的国家部委、兄弟省市区,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发展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是发展不足仍是最大区情,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较大,结构调整任重道远,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全面小康的短板问题突出;二是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强,创新人才短缺,改革的“硬骨头”较多,创新创造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三是山川城乡发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够,精准脱贫任务艰巨,改善民生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四是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有待增强,政府效能还需进一步提升。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对待,仔细分析,切实解决。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更是我区创新发展、转型追赶的关键期。 今后5年,我们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部署,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建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引领、空间规划、生态优先、富民共享战略,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宁夏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7.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经济稳步的增长同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和9%。创新驱动能力明显地增强,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再上台阶,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高。 各位代表,确定这样一个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全区人民的期盼和愿景,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扛起的光荣责任和庄严使命。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将持续,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复苏缓慢,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兴起;我们国家的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我区加快发展的新动能正在形成,深化改革的红利正在释放,开放开发的空间正在拓展,全区上下思富求进的氛围更加浓厚。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全力以赴,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实现以上描述的目标,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立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创新驱动,推进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发展与民生并重,产业与生态共举,逐步的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转变治理手段,该管的管住管好,该放的放开放活,让政府、市场和社会各归其位、各尽其责。必须转变工作作风,把依法行政作为硬约束,治贪治腐不手软,治慵治懒不松劲,杜绝不作为、乱作为,以良好的状态和作风,投身全区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 (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推进转型发展。加快转型追赶,创新是第一动力,产业升级是主攻方向。以市场需求和创新创造引领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发展活力,着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宁夏经济升级版。强化科学技术和智力支撑,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活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培育发展新引擎。到2020年,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一特三高”为引领,坚守基本农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重点抓好“1+4”特色优势产业,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到2020年,农作物、畜禽良种率分别达到95%和90%,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分别达到80%和70%。落实中国制造2025宁夏行动纲要,实施支柱产业做优做强、新兴起的产业培育壮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过剩和落后产能化解淘汰“四项计划”,培育一批千亿元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和公司集团,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现代工业体系。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顺应消费升级、需求多元的大趋势,加快旅游与文化体育等融合,加快现代金融、商贸物流、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提升。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0%左右。加快“四化”同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层次地融合,完善“一网一库一平台”等基础设施,突出政务民生的宁夏特色,打造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链,全方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二)实施开放引领战略,着力推进共赢发展。宁夏是内陆欠发达省区,实现大发展、快发展,必须加快开放、扩大开放。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将向西开放优势转化为新的动力,努力把我区建成辐射西部、对全国、融入全球的内陆开放示范区、中阿合作先行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发挥中阿博览会的平台功能,打造以中阿合作为特色的国际会展经济高地。依托银川综合保税区和中阿产业园、商贸园、科技园、文化园等,推进基础设施、产业高质量发展、跨境贸易等合作,加快打造陆上、空中和网上丝绸之路。以丝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深化科学技术人才、教育卫生和文化旅游等交流,建设中阿人文交流合作示范区。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主动对接国际贸易规则,先行先试国家改革开放的有关政策措施,推动投资、贸易、金融等服务便利化,营造在西部最优、比东部更优的开放环境。 (三)实施空间规划战略,着力推进协调发展。以空间发展的策略规划为抓手,推进城乡、山川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尊重城市化规律,推进“多规合一”,优化“一主三副”格局,统筹中心城市、大县城、小城镇和中心村布局,银川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个区域中心城市,吴忠建成食品和用品产业中心,石嘴山建成宁北及蒙西地区重点城市和物流中心,固原建成宁南山区中心城市,中卫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物流枢纽城市。完善沿黄城市带承载吸纳功能,建设太中银和银宁盐发展轴,加快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一体化。推进清水河城镇产业带建设,打造中南部地区脱贫致富带和经济增长极。健全城乡一体发展机制,推进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 (四)实施生态优先战略,着力推进可持续发展。优美环境是宁夏最大优势,我们肯定要保护好、利用好这一靓丽名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过程,坚持土地、资源和环境底线,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健全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与补偿机制,综合治理重点流域、重点领域和生态脆弱区,加快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巩固禁牧封育成果,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和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构建祖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到202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8%。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健全资源利用回收体系,构建循环型产业链条,倡导绿色消费,推动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核评价、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排污权交易等制度,切实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保持好天蓝、地绿、水净、空气清新的人居环境。 (五)实施富民共享战略,着力推进和谐发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把和谐共享作为全面小康的本质要求,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各族群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举全区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2年实现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扎实推动创业就业和居民增收,让人民群众产生更多的获得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让所有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强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实现人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障、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全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全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增加和谐因素,构建全面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巩固和发展已有的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 各位代表,展望“十三五”,我区创新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转型追赶的目标催人奋进。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实现,宁夏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提高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左右和9.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节能减排降碳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一)扩大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既要注重投速、投量,更要注重投向、投效,形成有效投资,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抓好50个重点项目。实施14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200亿元。重点是建成河东国际机场三期、固原至西吉高速、永宁黄河大桥等,加快建设银西高铁、宁夏石嘴山至固原城际铁路(吴忠至中卫段)、京藏高速改扩建、黄河宁夏段防洪二期、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等。实施23个产业项目,完成投资500亿元。特别要建成宁东至浙江输电、神华宁煤煤制油、如意高档服装等,推进宁夏中关村产业园数据中心、西夏公铁物流园、三沙源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实施13个社会民生项目,完成投资150亿元。着力抓好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宁夏美术馆和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工程建设。对这些项目,要建立台账,倒排工期,督查考核,确保进度和质量,从而带动全社会完成投资3880亿元以上。 拓宽项目融资渠道。转变融资观念,打好“财政·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组合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清单,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分配等机制,每个县(市、区)实施1-2个示范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市政、交通、生态等领域。增加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规模至20亿元,吸纳更多社会资本,争取母子基金总规模达到80亿元以上,发挥好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导作用。完善担保体系,提高增信能力,重组宁夏再担保集团,建立专项担保资金,用足用好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发行各类债券200亿元。 梯次推进项目建设。围绕自治区成立60大庆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不断筛选充实项目储备库。紧扣国家政策走向,谋划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支撑我区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争取更多进入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包。着眼提高投资效益,谋划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好、产业链条长、基本无污染的产业项目,引进有税项目,培植有根企业。狠抓项目前期工作,用好审批监管网络站点平台,联审联批,提高效率,力争20个重点预备项目一半开工、30个重点前期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确保项目前后接续、梯次跟进。 (二)突出集聚创新,力促工业转型升级。用好市场导航灯、资源定位器,抓好供给侧改革,推动新型工业加快发展。 促使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启动中国制造2025宁夏行动纲要,瞄准新材料、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中高端产业,抓好3D打印、数字控制机床、高端轴承、碳基材料等项目。加快煤电化一体化步伐,新增煤化工产能300万吨,着力开发工程塑料、通用树脂、专用化学品等精细化工产品。出台光伏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建设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新增风电100万千瓦、光伏140万千瓦,带动光伏发电装备、风机制造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推动羊绒、纺纱等初级原料向中高端产品迈进,加快标准国际互认,打造食品、用品特色品牌,轻工业占比再提高1个百分点。支持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实现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严格环保、能耗、技术标准,引导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淘汰落后产能120万吨。 引领园区集约发展。各园区都要突出特色,准确定位,差异化招商,完善生产、集散、研发、认证等功能,分类吸纳对路企业进区入园。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保障、土地集约利用、上下游产业衔接四项行动,降低公司制作要素成本,提升园区竞争力。改造宁东等6个工业园区,推进企业内部小循环、企业间中循环、园区内大循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综合服务体系,探索政企合作、多元开发、专业运营等模式,打造服务优、成本低、产出高、税收多的园区。 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完善科学技术创新后补助、高新技术和科学技术创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强化企业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建设研发机构,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到GDP的1%以上。实施“八大科技专项”,建成国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技术转化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以降成本、提效益为重点,引导60户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对标一流、挖潜改造,做强做大;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家,争创中国驰名商标4个、宁夏名牌产品20个。实施“三项人才工程”,培养专业人才1.2万名,出台科研人员留职创业、职务发明等激励办法,让各类人才在创新中实现价值、创业中成就梦想。 (三)聚焦特色精品,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围绕“一特三高”,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瞄准市场需求,精耕细作,精深加工,精准扶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实施精品农业发展计划。聚焦“1+4”特色优势产业,支持壮大“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使其在农业产值中占比超86%。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设优质粮生产基地,粮食生产稳定在1200万亩、370万吨。狠抓优质奶源和清线万只,更新种植优质饲草100万亩。推动蔬菜产业往精品方向发展,新建永久性蔬菜基地10万亩。实施提升枸杞产业“六大工程”,新增基地5.8万亩。坚持“小酒庄、大产区”模式,新建改造标准化葡萄园5万亩,开建酒庄20家,加快向酒庄酒和中高端迈进。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示范效应,每个县(市、区)建设1-2个精品农业示范基地或加工园区,引领特色产业多出精品。 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坚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并重,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盐碱地改良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5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3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5万亩,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升。加快育繁推一体化,推进优势品种提纯复壮,确保品质品牌优势。启动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工程,严格产地准出,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完善追溯监管。推广覆膜保墒、复种两熟等先进适用技术,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科技贡献率分别达到71%和58%。 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培育新的经营主体,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万人,新增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各300个,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培育农机作业、粮食银行等服务组织30个,国家和自治区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40家。扩大网上营销规模,引导进入国内外有名的公司营销网络,发展农超对接、连锁配送等,让更多特色农产品占领国内外市场。 (四)挖掘发展的潜在能力,创造服务业新优势。紧盯消费热点,突出适销对路,抓住基础好、需求旺、优势大的重点行业,创造新供给,开发新需求,实现新增长。 发展全域旅游。按照“全景、全业、全时、全民”模式,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区),依托宁夏旅游集团建立旅游发展联盟,整合旅游资源,把全区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打造。加快旅游与文化、工业、农业以及体育、商贸等融合,开发一批全天候、全方位、体验型旅游服务产品,推出更多独特旅游商品,拉长产业链。办好中美旅游高峰论坛、“驾越丝路”等活动,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培育一批优秀景区、旅行社和旅游从业人员,重拳整治价格欺诈、强制购物等乱象,把“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品牌打得更响。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85亿元,增长10%以上。 壮大现代金融。鼓励私募机构、种子基金和风险投资发展,组建宁夏法人证券、财产保险等机构,支持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开展投贷联动试点,鼓励开发更多扶贫、助农、帮微、促创等金融理财产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建设阅海湾金融创新中心,发挥宁夏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作用,争取主板新上市企业1家,新增“新三板”挂牌20家。防范化解行业性、区域性风险,营造良好金融生态。 培育信息经济。推动中卫西部云基地、银川大数据中心建设,运行服务器5万台,开展数据收集、开发、利用和交易。加快建设并应用好“八朵云”,实现4G网络城乡全覆盖,推进宽带提速降费。支持软件、游戏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引进智能终端、可佩戴设备等信息装备企业。深化“互联网+”行动计划,培育发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国家示范基地,形成经济稳步的增长新热点。 激活消费市场。落实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放宽准入条件,重点开拓养老、健康、家政、健身等消费新领域,丰富订制化供给,满足多样化需求。抓好现代流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造提升银川、固原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建设特色商业街区9个,构建便民消费网络。想方设法去库存、防风险,实行保障性住房货币化,提高公租房入住率,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商品房销售800万平方米以上。落实带薪休假,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激活假日消费。试点组建消费金融公司,扩大消费信贷,提高现期购买能力。改善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强化统筹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建设。以空间发展的策略规划为引领,坚定不移地把宁夏作为一个城市来布局、来建设。 城乡融合发展。按照“优布局、补功能、促融合、提品位”的思路,深化“多规合一”工作,开展一个市县一个规划试点,加强城市设计,体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统筹沿黄城市带和清水河城镇产业带建设,实施“一主三副”项目400个,提升承载能力。推进银吴等区域同城化,新建改造银川至宁东等快速通道,实现所有县城通高速。抓好固原、平罗、宁东新型城镇化和中小城市试点,推动城市设施服务向城边村、小城镇延伸,打造旅游、枸杞、葡萄、回族文化等特色小镇,建立“人地钱”三挂钩机制,提高就近城镇化水平。全面落实户籍改革政策和居住证制度,配套完善教育、卫生、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转移人口享受同城同等待遇,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城市宜居宜业。聚焦“城市病”防治,推进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和水弹性城市建设,探索系统治理城市内涝、管线交织等明显问题。强化交通组织管理,优化城区大中小路网和公交线设置,配建更多停车场、充电桩,新增泊车位5万个。统筹城市建筑布局,支持旧城、工矿区改造搬迁,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00万平方米。推动智慧城市、数字化城管、标准化物业提质扩面,改革城管综合执法,推广“以克论净、深度保洁”模式,建成市民休闲森林公园6个。新建(或购买)各类保障性住房7万套,让19万群众圆上安居梦。 乡村美丽整洁。加快农村改房、改水、改厕、改能、改路,高标准建设20个美丽小城镇、100个美丽村庄,改造危窑危房3万户,启动农村污水处理试点22个,改厕2000户,新增“阳光沐浴”20万户,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完善长效机制,实现80%行政村垃圾有效处理,全方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生态环境良好。建立环保督察制度,严格项目环境准入和排污许可管理,加大环保执法问责。深入开展废气、城市扬尘等专项整治,推动燃煤锅炉淘汰和改造升级,全面禁止黄标车上路,着力消除重污染天气。加强饮用水源地和地下水保护,推进黄河干支流、重点湖泊等水环境综合治理,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8座,提标改造12座,加快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依法取缔直接入黄排污口,确保主要水体水质稳定改善。加大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用残膜等回收利用力度,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治理荒漠化土地50万亩、水土流失800平方公里,生态修复76万亩,植树造林100万亩。 (六)狠抓重点改革,释放发展动力活力。坚持问题导向,从重要领域、重点环节入手,抓好68项改革任务,破除障碍,激发活力。 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继续简政放权,落实自治区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各市、县(区)上半年公布“两个清单”。推进投资审批、审计体制、商事制度、事业单位分类等改革,加快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和处罚权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用政府权力减法换来市场活力乘法。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市县财政收入激励办法,合理划分区、市、县事权与支出责任,推进预决算公开、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市县政府债务管理,规范举债,有借有还。今后,已达警界线的市县不准举新债。启动国税、地税征管体制专项改革试点,加快营改增、消费税、所得税、资源税和车购税等改革步伐。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基金,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稳妥推进自治区参股中央企业、区属国有独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展区属国有企业董事会选聘职业经理试点,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和监督管理体制,实施以管资本为主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分类分层监管。强化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财政比例,加大违规经营责任追究力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改革,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实行宅基地、农宅“两证合一”,探索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建立自愿永久退出宅基地使用权补偿机制。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加快国有林场改革。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建立农地租赁风险防范机制,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深化要素市场改革。落实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意见,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扩大直接交易规模,稳妥推进中宁工业园区电力市场改革试点。发挥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的作用,严管自治区定价目录项目,完善供水、供热、污水处理等价格体系,继续清理经营性收费和中介收费,促进市场要素合理配置。 (七)融入“一带一路”,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全面落实“开放宁夏20条”,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 构筑三个平台。依托中阿博览会,深化中办机制,办好埃及活动周、沙特中阿高新技术及装备展等系列活动。启动建设中阿产业园、文化园等开放园区,加快中阿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推进皓月产业园、国际健康医疗城等项目,建成中阿进出口商品贸易中心。完善银川综合保税区功能,建成指定商品进境口岸,带动全区进出口总额增长10%。 打造三条通道。陆上丝路通道,开工中卫至兰州、银川至呼和浩特高铁,与全国高铁网连通;建设银川至百色、乌海至玛沁宁夏段等高速公路,深化与天津港、乌力吉、霍尔果斯等口岸合作,拓展多式联运。空中丝路通道,开通更多到丝路沿线%以上的省会城市实现直飞,力争民航旅客吞吐量突破600万人次。网上丝路通道,启动网上丝路宁夏枢纽工程,建成宁夏邮翔国际物流快递中心,建设中阿航空邮件分拨中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平台,支持建立“海外仓”和展示中心。 实现三项便利。借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扩大备案管理,让投资服务更便利。建成宁夏电子口岸,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涉外审批“一站式”办理,推进与丝路沿线省区通关一体化,让贸易服务更便利。开展对阿金融合作,支持金融机构围绕企业走出去和资金引进来创新服务,鼓励企业组织跨境人民币结算和应用内保外贷、并购贷款、境外发债等多种方式融资,让金融服务更便利。 深化三大合作。巩固提升欧美日韩和港澳台等传统市场,积极拓展与丝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主动服务中海自贸区谈判。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域,推动东部园区在我区开展共建、托管等连锁经营,建好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深化与陕甘蒙新等周边省区合作,促进区域设施联通、产业互补。鼓励宝塔、农垦、电建等企业走出国门,在沙特、哈萨克斯坦、毛里塔尼亚等投资置业。坚持引资、引技、引智并重,组织“央企进宁、外企进宁、民企进宁”行动,全面落实已签订的合作协议,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达效率。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0亿元以上。 (八)保障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使老百姓的生活年年都有新提高。 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实施好“五个一批”工程和“13项行动计划”,免除农村贫困家庭高中生学杂费,提高贫穷的地方中职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推行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易地搬迁3万人,产业扶持5万户。办好闽宁协作20周年活动,做好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确保200个重点贫困村、19万人脱贫。 让每个有劳动意愿的人有活干、有钱赚。改善创业环境,加强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引导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群体自主择业创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培训,培训城乡劳动力6万人,城镇新增就业7.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万人;拓宽居民租金、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增加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 提升教育公平度和满意率。新改建乡镇幼儿园20所,逐步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学前3年毛入学率达到73%。改善农村贫穷的地方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拓展普通优质高中覆盖半径。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建立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与绩效工资、职称评定、评先选优挂钩机制。加快职业学校和公共实训中心建设,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联合。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办好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支持和鼓励发展民办教育。 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建设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农村互助养老院84个。推进全民参保,职工“五险”、城镇和乡村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每年都有新的增加。提高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大病统筹救助标准,提高城镇和乡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升公司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给重度残疾人发护理补贴,给困难残疾人发生活补贴。 努力使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开展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工作,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优化新一轮药品招标采购,降低就医成本。定向培训住院医师300名,落实到岗大专以上学历村医1000名,创建群众满意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00所。加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综合防治。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强化食药监管,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让群众的文化生活更丰富、更精彩。新改建5个市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扶持一批文化室、文化大院,开展送戏下乡、公益放映、全民阅读等活动,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培育壮大创意、动漫、影视等文化产业,鼓励骨干企业走出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进西夏陵和丝绸之路宁夏段申遗。号召全民健身,办好体育赛事,逐步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公共体育设施,更好满足群众健身需求。进一步做好外事侨务、档案气象、防震减灾等工作。 各位代表,我区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可能更大,面临的困难可能更多。各级政府及广大公职人员面对严峻的形势、繁重的任务和发展的新常态,怎么看、怎么干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肯定要调适发展理念,调适思维方法,调适职能定位,调适工作方法,调适作风状态,始终把推动发展的责任扛在肩上,始终把广大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用自己勤奋敬业的工作、满腔热情的服务、廉洁奉公的品德和务实苦干的实际行动,树立政府的威信,赢得人民的信任。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决策,实行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倒查机制。全面实施综合执法,开展“两随机、一公开”。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各个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充分的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深化平安宁夏创建,启动“七五”普法,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完善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依法管理宗教事务。银川“1·05”纵火案,影响十分恶劣,教训极其惨痛!我们肯定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有效预防和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安定有序,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办事快捷高效。坚持“深、实、诚、细、严”要求,强化抓重点、抓关键的工作机制,重大事项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工作部署落地生根。完善各项指标体系和政府绩效考核办法,强化政务公开和督查问责,表彰奖励实绩突出的,约谈诫勉工作不力的,曝光追责不为乱为的,实际做到政令畅通,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严守廉洁底线。践行“三严三实”,优化政风行风,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所有公职人员都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勤恳务实,履职尽责,全心全意当好人民公仆。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自治区“若干规定”,强化过“紧日子”的意识,从严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扎紧制度围栏,打掉寻租空间,铲除腐败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各位代表,目标蓝图催人奋进,面对挑战更要提高勇气、发奋图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牢记责任使命,增强忧患意识,勇于担当,狠抓落实,久久为功,加快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